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孙割是如何卡bug的

Justin.Sun 2025-9-23 18:28 90867人围观 TRX

如果认真介绍,孙宇晨(Justin Sun)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中国企业家和加密货币创业者,而孙割最擅长的,就是卡bug,他觉得世界是草台班子,很多规则和过家家没两样,但你必须先装作尊重它。 你可以不认可他,但是你必须 ...
如果认真介绍,孙宇晨(Justin Sun)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中国企业家和加密货币创业者,而孙割最擅长的,就是卡bug,他觉得世界是草台班子,很多规则和过家家没两样,但你必须先装作尊重它。 你可以不认可他,但是你必须承认,脑洞确实异于常人。

 

01教育经历


  • 孙割高二时,物理不到30分、数学挣扎在及格线,按当时的成绩,只能上三本,他说要参加北大自主招生,引发群嘲,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曾在语文考试中,批判高考制度,结尾用钢笔戳破试卷,写了四个大字“我要自由”。这张0分试卷后来贴在学校公示栏,被当作反面教材。

  •  他发现新概念一等奖北大可降30分录取,于是采用鸟枪法一稿多投,提高获奖概率。  文笔像王小波,有一种黑色幽默,类似这样的句子:应试教育是座监狱,但越狱需要狱警的钥匙。 校长说我们是凤凰,可凤凰不该关在铁笼里互相啄食羽毛。 老师用红笔划掉我的答案时,我听见知识骨骼断裂的声音。  

  • 通过研究历届新概念获奖作品,他总结出获奖密码: 伤痕文学+批判规则+生僻典故 孙割制造屡败屡战人设,把同一篇稿子分别从不同城市寄往上海,到截止日前三天寄出,附上手写信卖惨。

  • 拿了新概念大奖后,他开始悬梁刺股,烧毁所有小说,灰烬装在瓶子里,放桌上作为警示。早起背英语,课间刷数学题,熄灯后打手电啃文综。每天缠着历史老师问问题,笔记用红笔标注必考点。

  • 孙割最擅长的,就是预判出题老师的预判。 英语专攻作文模板,研究选择题蒙题规律,数学放弃压轴题,死磕基础题,文综用关键词扩写法,1个术语扯出300字。叠加高考移民和自主招生两个BUFF,高考成绩650,之前嘲笑他是偏科贵物的老师懵逼了,逆袭的捷径是学会利用规则漏洞。

  • 到北大后,继续找BUG。   发现历史系教授打分更主观,把马哲包装成史学观点,90分以上稳了。 他给历史系主任手写万言书,引用胡适日 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转系成功。 为冲刺常青藤,需要刷绩点,他开发出一套GPA点金术。

  •  交论文前先找教授改几稿,组织社团,请大咖站台,期末给教授送老家土特产青海牦牛肉干,选的都是容易拿高分的冷门选修课,最后拿了全系第一的绩点,常青藤名校伸来橄榄枝。 对孙割来说,学术不是钻象牙塔,学术是人情世故。

  • 他的绩点是社交货币堆出来的,会考试的是学生,会利用规则的是师傅。  在香港交换时,孙割选修《民主与社会》课程后醍醐灌顶。回京后他火力全开,模仿胡适同名刊物,创办《新新青年》,直指校方会商制度,精准引爆舆论,登上《亚洲周刊》封面,数十家媒体跟进报道,校方最终道歉,说会商制度是个错误。  

  •  孙割尝到了流量红利,骂得越狠,流量越 多。 别人在图书馆钻象牙塔,他整天研究传播 学,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得流量者得天下。 他总结了一套心得,要拿到流量,就得找共鸣,找权威背书,打造人设。

  •  2011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在沃顿商学院旁听,总结出一套阶级跃迁公式: 人设+新赛道红利+碰瓷营销=D丝逆袭 于是,他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抹去斗士标签,伪造精英履历,把实习经历包装成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创办自媒体栏目《留美三人行》,做第一次创业尝试,赚到第一桶金。

    孙宇晨 的图像结果

02创业经历
1,早期创业与知识付费(2014-2017)

◦ 创立音频社交应用“陪我APP”。在此期间,他活跃于社交媒体,打造个人IP,积累了最初的知名度。

◦ 成为湖畔大学首批学员,借此强化了与马云等商业领袖的关联形象。

2. All in 区块链与波场(TRON)ICO(2017-2018)

◦ 2017年,抓住加密货币风口,创立波场(TRON) 项目。

◦ 通过ICO(首次代币发行) 募集了约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 项目初期即陷入白皮书抄袭的质疑,技术实力受到广泛怀疑。但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波场和其代币TRX获得了巨大关注。

3. “营销之王”的争议出圈(2019至今)

◦ 2019年,以破纪录的456万美元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震惊中外。后又以“肾结石”为由推迟,上演了一出极具争议的媒体闹剧,借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曝光。

◦ 此后,他将碰瓷式营销策略发挥到极致:频繁蹭热点(如马斯克收购推特、世界杯、各种币圈危机)、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救市”、承诺各种宏大但常被质疑落地的合作。其核心目的始终是为波场及其生态项目吸引流量和关注。

4. 现状与扩张

◦ 波场公链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密货币交易网络之一,以其低手续费和高速度著称,但也常与赌博、洗钱等负面活动关联。

◦ 孙宇晨本人获得了格林纳达外交官身份,并收购了交易所Poloniex,继续扩张其商业版图。

孙宇晨 的图像结果

03为何被称为孙割--
“割韭菜”是中文加密货币圈的网络梗,指庄家或项目方通过炒作拉高资产价格后抛售,导致散户投资者亏损的行为。孙宇晨被冠以“孙割”的外号,主要原因包括:

1. 波场ICO争议:

波场ICO募资约4亿元,但被指项目落地进展缓慢,代币TRX价格长期低迷,早期投资者亏损严重。

2. 频繁操作与抛售嫌疑:

社区多次质疑孙宇晨及相关地址在拉高TRX或其他关联代币(如BTT、JUST)后减持套现。

3. “蹭热点-抛售”循环:

例如宣布收购某项目、合作等利好消息推高币价,随后市场怀疑其团队或关联方减持。

04“卡bug”与流量赚取方式

孙宇晨擅长利用规则漏洞(俗称“卡BUG”)和流量营销,具体表现为:

1. 规则漏洞利用案例

• 套利与空投:

2020年DeFi(去中心化金融)热潮中,波场生态项目(如JUST、SUN)被质疑通过设计代币经济模型,使团队或早期参与者获得不公平优势。例如,通过高额预挖或低流动性池子操纵价格。

• 交易所操作:

社区怀疑其利用交易所刷量或“左手倒右手”交易制造活跃假象,吸引散户跟进。

• 合规规避:

波场ICO后,中国监管叫停ICO,孙宇晨将业务转向海外,但仍通过社交媒体影响国内用户。

2. 流量赚取策略

• 极端营销:

通过争议性事件(如巴菲特午餐推迟)持续占据媒体头条,甚至被部分媒体批评为“碰瓷式营销”。

• 社交媒体人设:

在推特、微博等平台以“加密货币救世主”自居,频繁宣布“抄底”“救助”(如声称支持LUNA崩盘受害者),但实际行动常被质疑作秀。

• 绑定名人与热点:

例如宣称为马斯克收购推特提供资金,或蹭俄乌冲突提议“加密支付方案”,尽管多数提议未被证实落地。

05公众评价与争议

• 支持者观点:

认为他是成功的营销者和创业者,推动了波场生态(如TRON链上TVL增长)和加密货币普及,甚至称赞其“黑红也是红”。

• 批评者观点:

◦ 欺诈嫌疑:多次被指虚假宣传、过度承诺,波场技术实力与营销不匹配;

◦ 收割散户:通过市场操作使普通投资者成为“接盘侠”;

◦ 监管风险:波场及其关联项目(如波场银行)曾受美国SEC调查,并被指控涉嫌非法证券发行。

06总结
-

孙宇晨的成长轨迹展现了极强的营销能力和对加密货币行业规则的理解(乃至利用),但同时也因频繁的争议操作被贴上“孙割”标签。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流量变现和争议性营销之上,而技术贡献和项目长期价值仍存疑。对于投资者而言,其行为警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高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性;对于行业,他则成为一场关于“投机与创新”边界的讨论缩影。

和特朗普一样疯的男人,他们是创新的推动者,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量。作为集权大一统国家,我们应该警惕营销炒作背后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加密货币领域仍缺乏有效监管。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